美智創服帶您探秘華為股權激勵(二)

上周美智創服為您介紹了華為股權激勵的發展歷程。筆者認為,通過研究華為的股權激勵機制,對國內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有巨大的啟示作用。

一、華為股權激勵啟示之一:虛擬股權

華為自2001年之后至今一直采取虛擬股權的激勵方式,并且從華為的發展來看,該種激勵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激勵效果。那么何為虛擬股權呢?

概念:虛擬股權又稱"紅利股"、“影子股權”,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權,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但不享有所持股權的的所有權,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時自動失效。虛擬股權享有的收益來源于股東對相應股權收益的讓渡。

優點:

1、虛擬股權實質上是一種享有企業分紅權的憑證,虛擬股的發放不會影響公司的總股本和股權結構,也不會影響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

2、虛擬股權無需在工商局辦理登記,激勵對象實質上不具備法律意義上的股東地位,依據公司與激勵對象簽訂的股權激勵協議來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實務操作更具靈活性及自由度。華為公司自2001年以來雖然均實行了虛擬股權激勵,但在不同時期根據企業不同的情況對其虛擬股權機制進行了4次大的調整,可以看出虛擬股權激勵在實務操作中極其靈活。

3、虛擬股權具有一定的約束和激勵作用,因為獲得分紅收益的前提是實現公司的業績目標,因此其激勵效果較為明顯。實踐證明,華為多年保持高速增長離不開其虛擬股權激勵的實施。

4、對于員工而言,虛擬股權實質上只是一種分紅政策,員工一般無需支付資金,沒有風險,員工容易接受該種激勵方式。

缺點:

1、虛擬股權畢竟不是實股,激勵對象僅享有分紅權,在企業發展較為困難的階段或者希望獲得實股的激勵對象來說,激勵力度相對較小。

2、虛擬股權一旦兌現,公司需支付一定數量的現金,則會使公司面臨較為沉重的現金流壓力,可能給公司經營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虛擬股權激勵模式比較適合增長較快,且現金流量較為充裕的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

二、華為股權激勵啟示之二:股權激勵的作用——吸引人才、激勵人才及融資。

1、股權激勵作用之吸引、激勵人才。

華為作為科技企業的翹楚,人才對其企業的發展毋庸置疑,因此華為歷次股權激勵的重點之一就是吸引人才、激勵人才。而從過去三十年發展看,華為的人才管理無疑是成功的。目前華為擁有約18萬員工,約90%是優秀的知識型員工。那么股權激勵時如何幫助企業吸引人才、激勵人才的呢?

企業通過股權激勵這種制度性設計,將公司股權或股權的收益權以某種方式授予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業務、技術骨干,使他們參與決策,分享收益,承擔風險,形成權利和義務相互匹配的所有權、收益權、控制權和管理權關系,從而達到激勵員工為公司長期發展服務。
    股權激勵一方面使得企業利益、核心員工利益、老板利益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讓核心員工除日常的工資獎金外,還能夠享受到企業發展而帶來的額外收益;讓核心員工有機會由一名漠不關心企業利益的局外人變為企業的一名老板,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樣核心員工才能自覺、自愿、真心實意的為企業工作,為企業也為自己創造效益和收益。

另一方面,當員工離開企業或有不利于企業的行為時,  將會失去這部分的收益, 這就提高了員工離開公司或犯錯的成本。因此, 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有利于企業留住人才、穩定人才。

此外,由于股權激勵機制不僅針對公司現有員工,  而且公司為將來吸引新員工預留了同樣的激勵條件,這種承諾給新員工帶來了很強的利益預期,  具有相當的吸引力,由此可以聚集大批優秀人才。

2、股權激勵作用之融資。

華為并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但企業的快速發展與擴大需要大量的資金,那么其資金來源于哪里呢?答案正是股權激勵。從1990年至2012年,員工購買華為的虛擬股均需實際出資,出資來源于現金+員工年度獎金+銀行貸款。有數據統計,從2004年至2012年華為員工以購買虛擬股的形式通過華為工會增資超過270億元。反觀華為公司的直接競爭對手中興通訊,其作為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以來累計募集資金不過24億元。兩者相比,融資力度高下立判。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華為將股權激勵的融資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股權激勵主要從兩種途徑來實現融資。從企業內部來講,激勵對象想要獲得股權,如華為公司一樣,需支付一定的對價,員工由此獲得股權,而企業由此獲得融資。從企業外部來講,當企業有融資需求時,無論是引入風險投資者、財務投資者,還是謀求企業上市、掛牌,如果配合實施股權激勵計劃,能夠優化公司的治理結構,增強管理團隊的穩定性,更容易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從而達到融資的目標。

創業知識庫

我們的主營業務,多年來我們專注于中小微企業創業服務。

首頁    知識    資本股權知識    美智創服帶您探秘華為股權激勵(二)
日韩性爱视频无码不卡